面向2050年,我国现代智慧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首页    最新资讯    面向2050年,我国现代智慧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是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农业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农业科技引领和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

四是农业产业格局呈现新变化,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例达到7.3%,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4000亿元。

随着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将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农业农村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然而,我国农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粮食安全与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及质量安全的压力始终存在。

规模化的养殖业在扩张同时,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种植业小农户和规模化生产将长期并存,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难度很大;农业生产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难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农业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体系、支撑未来农业发展的人才体系依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短板;全球疫情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中美关系面临脱钩的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强。

为实现农业强而永续、农村美并生态、农民富且体面的乡村全面振兴美好愿景,近年来一批富有远见的科学家根据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从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角度提出现代生物农业、从协调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发展的角度提出高效生态农业、从农业生产全产业链信息化发展的角度提出智慧农业等农业发展理念与实践方式,以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确保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些农业发展理念都能解决未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不同问题。但为了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还需探索一条综合发展的道路。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经验,结合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提出未来30年应坚持发展“现代智慧生态农业”这一基本方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0 2

未来30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未来农产品需求变化趋势与挑战分析

一般而言,农产品消费取决于人口数量和结构、收入水平以及消费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相关文献和目前所掌握的数据对中国未来宏观经济增长、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可以推断出未来我国农产品需求变化趋势(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在种植业产品需求方面,口粮消费量明显减少,居民消费逐渐转向高价值的农产品。

在养殖业产品和水产品方面,随着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未来我国居民对高蛋白产品的需求会持续增长,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会进一步增加。

图1 未来3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需求预测

从未来30年我国食物需求的变化可以发现,未来食物需求从总量、结构和质量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粮食总体供需难以平衡;同时,虽然人口增长显著下降,但收入增长和老年化将对农产品消费和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最后,除数量变化之外,我国城乡居民对绿色农业和多功能农业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多功能性和生态农业将成为超越农产品本身的需求,并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未来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挑战分析

基于国际农业发展的长期趋势和我国过去40年发展的经验,未来30年我国农业产值和就业在经济总体中的占比将进一步下降,并朝向趋同方向发展(见图2)。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和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朝向非农方向的结构转型速度将不断加快,具体表现为在农业部门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农业部门的份额持续下降。

其次,从国际农业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将推动我国农业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劳动力将随经济结构转型继续下降,并逐步朝向趋同方向发展。

图2 未来30年我国农业GDP占比变化趋势预测

提高长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始终是解决未来有限资源供给和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手段。

除技术、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因素以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还受到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要素市场扭曲的制约。

经过分析看出,现有生产方式限制农业生产规模经济实现和机械化推广,农业产业链延伸程度不足和农产品增值跨环节分配不合理,要素市场扭曲导致土地和劳动资源不匹配。

(三)未来农业劳动力需求变化趋势与挑战分析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随着经济的增长,一国农业劳动力总量及其在社会就业中的占比都将不断下降。

由于不同产业间的收入存在差异,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会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缩小,农业部门从业人员也将逐渐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总量及其占比也呈现了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国家不同,其下降幅度远低于农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下降幅度(见图2、图3)。

新时期,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部门就业人口是我国成功实现农业农村转型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GDP和劳动就业人口占比都将随经济结构转型继续下降,并逐步朝向趋同方向发展。
图3 未来30年我国农业就业人口占比变化趋势预测

虽然过去40年我国农业就业人员占社会就业人员总数显著下降。但在未来30年,农业从业人员占比要从当前的25%下降到4%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其次,农业部门高素质劳动力培养与使用的体制机制未建立。目前,我国农业高素质劳动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即便是接受了涉农教育,但是,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不到农业部门就业。

0 3

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机遇

(一)国际农业发展趋势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融入并引领农业变革。国际农业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信息化的串联式发展过程,现在已进入了智慧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阶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先后推动提高生产力、增强适应性和发挥农业多功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生态农业(Agroecology)与气候智慧型农业(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计划。

这些计划的核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生产力,即在不破坏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单位面积生产力;二是增强适应性,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对农业的庇护作用,同时加强农民的能力建设;三是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强调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与此同时,主要发达国家也在加快布局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等,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美国在大田农业的智慧化方面持续领先,多数农田借助农业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农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生产流程的智能决策,并在《2030年美国食品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中把传感器、基因编辑、精准育种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欧盟国家正在逐步实现农业的“生态有序化”,以严格标准控制农产品生产,出台了《农业信息化战略研究议程》。

如德国借助“工业4.0”技术实现收割工程全面自动化,荷兰在土地约束下发展了以花卉业和蔬菜业为主的温室“工厂化农业”,在专业化、自动化、机械化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日本在人多地少的背景下通过专业分工、智慧化管理和品牌营销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商品率,并于2015年启动了基于智能机械+IT的“下一代农林水产业创造技术”。

2022年4月11日 09:17
浏览量:0
收藏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